
中国ETF市场蓬勃发展:政策支持下生态圈持续完善

2025年伊始,中国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市场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。多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,ETF产品发行提速,产品类型不断创新,市场参与者日益专业化,预示着ETF生态圈将持续完善。
基准做市信用债ETF提前结束募集,创新型ETF频现
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于去年底获批,今年1月发行,部分产品提前结束募集,反映出市场对其的强烈需求。这标志着债券ETF产品图谱进一步丰富,实现了债券ETF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容。同时,创新型ETF也层出不穷,例如首只聚焦低空经济的永赢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,以及首批获批的科创板人工智能ETF等。此外,首批自由现金流ETF也已获批,这一在海外市场较为成熟的策略,如今也正式进入中国市场。上证科创板综合指数的发布,更是为科创综指ETF的推出铺平了道路,预计将有更多基金公司积极申报相关产品。
政策支持推动指数基金蓬勃发展
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是ETF市场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。“新国九条”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,提升权益类基金占比,并建立ETF快速审批通道,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。政策的扶持,加上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推行以及ETF联接基金被纳入投资范围,为ETF市场带来了长期增量资金。
数据显示,2024年被动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首次超过主动权益类基金,标志着市场投资理念的转变。指数基金在当前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,无论是正在发行的还是即将发行的基金,指数基金都占据了很大比例。基金公司积极申报新品,展现出对指数基金市场的持续看好。
机构化和专业化趋势明显
ETF市场的参与者也日益机构化和专业化,保险等机构资金开始加大对ETF的关注。业内人士认为,国内指数化投资已进入重要发展拐点,未来被动权益型基金规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
总结
总而言之,在政策支持、市场需求以及创新驱动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中国ETF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未来,随着更多创新型ETF产品的涌现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进一步专业化,ETF市场生态圈将更加完善,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