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author

A股救市大戏:国家队、险资、回购潮,真金白银还是韭菜收割机?

A股救市大戏:国家队、险资、回购潮,真金白银还是韭菜收割机?摘要: 多方入局,信心就够了吗?4月8日,A股似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反弹,沪指重新站上3100点。表面上看,是“国家队”带头冲锋,汇金公司高调增持ETF,央行也表态支持。再加上险资入市新...

多方入局,信心就够了吗?

4月8日,A股似乎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反弹,沪指重新站上3100点。表面上看,是“国家队”带头冲锋,汇金公司高调增持ETF,央行也表态支持。再加上险资入市新规、社保基金表态增持、地方国资跟进、上市公司密集回购,一时间,各种利好消息满天飞,仿佛中国股市的春天就要来了。

但真是这样吗?别急着乐观。

“国家队”的底气与无奈

汇金公司出手,当然能提振市场信心。毕竟,谁都知道“国家队”的分量。但仔细想想,汇金公司为什么要在这种时候出手?真是因为A股的长期配置价值凸显吗?恐怕更多的是一种“救市”的无奈。市场跌跌不休,信心已经快跌没了,不出手不行了。

李怀军拿A股和美股的风险溢价做对比,得出A股投资价值更高的结论。这种对比有意义吗?中美两国的市场环境、投资者结构、政策导向都不一样,简单地用市盈率和国债收益率来比较,未免太过片面。

李求索说,汇金增持往往出现在市场面临流动性风险和资金面负反馈的阶段。说白了,就是市场不行了才出手。这固然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,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如果只是头痛医头,脚痛医脚,A股恐怕还是难逃“政策市”的怪圈。

汇金公司增持真的能稳住市场吗?

经验表明,短期内市场可能仍然会有波动,但中期来看往往是市场的偏底部区域。

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:短期内别抱太大希望,长期来看可能会好一点。这种模棱两可的说法,听听就好,别太当真。

中金公司分析师还提到,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带来挑战,但中国股市具备较多相对有利条件。什么“估值具备吸引力”、“全球资金面临再布局”、“科技叙事变化”、“逆周期政策空间较大”,这些都是老生常谈。如果这些条件真那么有利,A股还会跌成这样吗?

险资入市,能解近渴吗?

金融监管总局放宽险资入市的比例限制,听起来很诱人,仿佛一下子打开了万亿级的投资空间。但实际情况恐怕没那么乐观。

险资真的会大举入市吗?

首先,保险资金的性质决定了其投资风格偏向稳健,不太可能像游资那样追涨杀跌。其次,险资的投资决策流程复杂,需要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审批,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资金都投向股市。

国信证券非银团队预计会带来1.5万亿左右的增量资金,方正证券非银团队甚至预计行业最多可增加权益投资3万亿。这些预测都过于乐观了。要知道,险资入市不仅仅取决于政策,更取决于市场的吸引力。如果市场持续低迷,险资也不会贸然入市。

此外,民生证券非银团队提到,险资入市有望促进“长钱入市”,助力资本市场稳健发展,发挥长期资本和耐心资本的特性。这话没错,但问题是,A股缺的不仅仅是“长钱”,更缺的是一个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市场环境。如果市场环境不好,再多的“长钱”也可能被“割韭菜”。

回购潮,是真金白银还是虚张声势?

国务院国资委、社保基金、地方国资平台、央企等纷纷表态增持或回购,上市公司也掀起了一波回购潮。这当然能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,但也要警惕其中的水分。

上市公司回购,有多少是真心的?

有些公司回购只是为了稳定股价,给投资者一个交代,实际回购的金额可能并不大。有些公司回购是为了股权激励,把股票低价回购,高价卖给管理层。还有些公司回购是为了配合大股东减持,把股价拉高,方便大股东套现。

东北证券策略分析师谢立昕说,产业资本在市场估值处于低位时积极行动,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,还向投资者传递出市场存在“价值洼地”的明确信号。这话听起来很美好,但投资者更应该关注的是,这些“价值洼地”里,有多少是真正的价值,有多少是陷阱。

总而言之,A股的反弹,是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,但也要看到,这些力量背后,既有积极的因素,也有无奈的成分。投资者在看到希望的同时,更要保持冷静和理性,不要被一时的乐观情绪所迷惑。毕竟,A股的问题,不是靠一两次反弹就能解决的。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验证码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9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